3.通讯和交通79+30新币(没花完)砸酒店事件

最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

最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

  • 首页
  • 逃出神秘宫殿
  • 神秘图书馆
  • 地心历险记神秘岛
  •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   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    你的位置:最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> 逃出神秘宫殿 > 3.通讯和交通79+30新币(没花完)砸酒店事件

    3.通讯和交通79+30新币(没花完)砸酒店事件
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8 10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25

    ■学生记者 徐璐予

    “同学们,期中考试周快到了。我不布置其他作业,就一个简单的小任务:大家用小篆抄写自己的名字100遍在A4纸上,一周后交给我。”一节现代汉语课下课前,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罗天华为本科生们留下了一份“奇怪”的作业。

    班中一片哗然,困惑与兴奋交织在一起——如何去找自己名字对应的小篆字体呢?小篆怎样才能写得好看?抄100遍有什么意义呢?这些都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问号。但同学们也都“见怪不怪”了,因为罗天华的课堂风格一向幽默而发散,化枯燥为神奇。

     

    一份“奇怪”的课程作业

     

    来自人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基地班的刘一纬刚听到这个作业时,她感到非常纳闷:“什么?写小篆?我学现代汉语为什么要写小篆?把自己名字写100遍?不过还好不是写论文。这个不用动脑子的活,也挺好干的。”事实上,在抄写时,刘一纬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。

    为了写出正确的小篆字体,她查阅了《说文解字》,逐字找到自己的名字写法,利用三四个课间的零碎时间完成了所有抄写。与预期不同的是,事实上抄100遍比她想象的快;而且在刚开始书写时需要尽量不去想自己简化字的名字,不然可能会忘记小篆的写法,所以这并非不动脑筋的任务。

    小篆名字除了激发她象形化的联想,还让她感受到这个阶段的字体已经有了结构和轮廓的定型,如“刘”字在之后的隶书、楷书以小篆字形为基础进行演变:“刀”改为“刂”。

    3.通讯和交通79+30新币(没花完)。网上买了电话交通二合一的卡79块钱,里面有3新余额,我又充了30新在里面。这几天在市区到处跑,最远去到了动物园,去了圣淘沙但是走过去的,中途在便利店买东西还花了六七新,结果回机场发现里面还有6新,根本花不完。

    刘一纬介绍,通过这次作业,她将自己名字的小篆写法记得相当清楚、永生难忘,更妙的是还从朋友圈里收获了小篆书法的练习技巧。“我刚开始以为这个作业是老师的一时兴起,不过我们在那之后学了古今汉字字体演变,应该是为下节课做铺垫的!”

     

    阅读辞书,激发兴趣

     

    或许现代汉语课的学生们还不全理解这份作业的目的。罗天华介绍说,若要谈起用小篆抄名字的作业源头,还需追溯至自己在本科期间,也被老师布置了类似作业,只不过当时是要求用小篆字体抄写名字50遍。他在学生时代也非常困惑于老师的做法,认为这是一项“没有意义”又耗费时间的作业。可当他成为了语言学研究工作者后,愈发体会到了其中的“无意义”正是“有意义”。“当你认认真真去写小篆的时候,你能感受到古文字与我们很近,并且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古文字形体象形化的减弱。”罗天华说,在抄写过程中,可能会不自觉地与现在用的简化字作对比,在过程中感受到汉字的演变。小篆是古文字发展的最后阶段,所以想要学习古文字的话,小篆是第一步。

    罗天华评判作业的标准很简单,正确、整齐即可,书写得有美感会加分。虽然有些同学可能会去在线识别的网站找小篆字体,但他更希望他们从《说文解字》《康熙字典》等辞书里去考据、查证,培养做学术研究的基本功。

    除了建立阅读辞书的意识,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非常重要。在往届学生中,也有非常认真对待这项作业的学生。比如毛笔小篆的作者朱若涵,她的书写精致圆融;另一位用毛笔将小篆写得篇幅巨大的周诗寒同学,现在是浙江大学中文系的直博生。这项用小篆写名字的作业虽然已经结束,但不少学生并不会就此停下,而是希望能够继续保持学习与接触,如2019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的李欣睿表示,她想要在过年的时候用小篆写一副春联。

     

    “传承”的意义

     

    每一届上过罗天华现代汉语课的学生,都被布置过抄写100遍小篆名字这项作业。罗天华至今保留着往届学生的这份手写作业以及其他纸质作业,细致地装订成册,包上封皮和学生花名册,收藏在办公室的书柜里。这是他的现代汉语课“传承”的见证。

    罗天华说:“每一份作业都是学生的心血,所以我要好好保存下来。特别是这个小篆名字,我相信他们未来也会记得这份作业,甚至记得这个‘奇怪’的老师。我们还有用国际音标标注自选短文的作业,我也时常拿出来翻看,有时候会心一笑,还是很有趣的。有位辅导员曾经是我的学生,他来办公室找我时,我就把他当年的作业拿出来给他看。”

    这项“代代相传”的作业,也体现出浙江大学中文学科的古文字学特色。浙江大学古文字学研究传统优良且实力雄厚,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语史研究中心、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平台。在国家“强基计划”的支持下,浙江大学中文学科服务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求,培养古文字学方向的拔尖人才,培养致力于建构中国话语体系、关注民族前途与人类命运的中国文化建设者和引领者。通过这次难忘的作业经历,相信浙江大学中文系学子会受到更好的启迪。



    栏目分类